举报查询 登录 | 注册
  1. 首页
  2. 资讯要闻
  3. 舆情来了,你怎么看

舆情来了,你怎么看

发布时间:2024-12-12 15:13 分享到:

在这个瞬时传播时代,网络舆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。舆情处置得当,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化解社会风险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;处置不当,则容易导致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,损害党委、政府形象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网络是一把双刃剑,一张图、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,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。这种影响力,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,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。

对待网络舆情既不能掉以轻心、消极应付,也不能简单粗暴地“把舆情当敌情”,把重视舆情等同于“控制、删除舆情”。那么,舆情来了,你怎么看?

图源:视觉中国

网络舆情经常来势汹汹,常令一些基层单位倍感压力,有时候也带偏了舆论节奏,带来了负面社会效应。

舆情发酵炒作影响社会稳定。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,网络舆情持续“高烧不退”容易造成舆论极化,不仅破坏网络生态,严重时甚至出现矛盾冲突从线上向线下蔓延的态势,不利于社会稳定。比较典型的是,每当热点舆情在网上发酵传播,大量网络谣言便会伺机散布,误导公众,加剧社会恐慌。

一些大V为蹭流量,对热点话题进行错误解读,经网友广泛转发评论后形成大规模舆情,也会对党委、政府决策形成干扰。例如,几年前,由于电力短缺等原因,我国多地实行拉闸限电,对此个别所谓大V趁机兜售“阴谋论”,将拉闸限电和中美贸易摩擦联系到一起,被央媒批为“低级红高级黑”。此外,一些自媒体和营销号借热点事件故意挑起争议性话题,煽动网民情绪,稍有不慎易引发过激行为。

网络舆情的溢出效应加大社会治理难度。所谓网络舆情的溢出效应,通常指网络舆情不但对社会或公众产生预期影响,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。有观点认为,这突出体现在网络监督上。网络曝光、舆情发酵虽可助推问题解决,却也容易在公众心中形成“闹大才解决,不闹不解决”等认识误区。

久而久之,一方面激发更多人弃用常规监督渠道,转而通过网络舆论造势,希望以此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;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,部分基层政府不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没有舆情时“万事大吉”,舆情来了忙着找人“删帖”。

容易滋生网络暴力使公众正当权利遭受侵犯。由于网络的匿名性,不少人在网上发声十分随意,甚至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。比如,借热点事件宣泄情绪,对他人进行侮辱、诽谤、谩骂、攻击,形成网络暴力。更有甚者,热衷于实施“人肉搜索”,肆无忌惮地挖掘他人隐私和黑料并公之于众,严重侵害他人人格权、隐私权、名誉权等合法权益。

漫画 图源:新华社

即便如此,也并不意味着网络舆情来了就一定是坏事。现如今,网络舆情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,不仅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,左右事件发展走向,也为各级党委、政府提供了观察社会、发现问题、改进工作的渠道。具体来看,其正向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
比如,广泛汇集民意,提供决策参考。尽管网络舆情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民意,但其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。在重大决策实施之前,广泛收集、充分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和诉求,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,既能有效降低舆情风险,避免决策“烂尾”,又能使决策更加“接地气”,进而获得更多民众的真心支持,落实效果也会更好。

比如,折射工作短板,“倒逼”问题解决。事实一再证明,线上舆情汹涌,往往是线下工作存在瑕疵、不足所致。网络舆情具有社会预警功能,一些潜在风险在初始阶段往往不被重视,如果置之不理只会让问题持续蔓延、不断加剧。网络舆情的发生无疑让这些问题从“隐性”走向“显性”,有关部门可以借助舆情,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,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、健全制度机制,杜绝类似问题。

近年来,网红售假燕窝、卖假羊毛衫等直播带货“翻车”事件时有发生,引发社会各界对直播监管问题的关注。在网络舆论推动下,系列监管政策陆续出台,给从业者敲响警钟,也推动了网红经济的规范发展。

再如,促进社会公平,提升治理能力。公平正义是广大民众的普遍诉求,涉及公权力私用滥用、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,不管大事小事,都可能成为引爆“大舆情”的导火索,尤其是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养老等问题,事关民众切身利益,一直是网络舆情的高发领域。进入网络社会,公众足不出户便可进行线上监督,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都可能被聚焦甚至放大来解读,这对政府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社会不公平现象也随之减少。

今年上半年,某地退休干部举报县委领导被逮捕公诉一事引发全网热议,舆论关注焦点就在于是否存在权力滥用问题。在公众的关注下,此事没有淹没于快速更迭的信息之中,个中疑问得到了解答,不法之人也受到了惩处。

图源:“秘书工作”微信公众号

俗话说:“事有一利,必有一弊。”网络舆情有积极一面,也有消极一面。如何规范治理、趋利避害,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“必修课”。

发挥网络舆情预警作用。跟很多事物一样,网络舆情也有其发展规律。当零星、苗头性舆情信息出现时,如果一味视之为“敌情”,急于掩饰、隐瞒、删除,很可能会延误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。对此,不妨将之当作改善社会治理的“拐点”,善于从舆情中发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,及时查缺补漏、予以改进。

对于网民的情绪性表达,不能想当然地进行驳斥,而应多一份理解和包容,从中体察民情、纾解民怨,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,允许群众“把话说出来、把情绪发泄出来”也不失为一剂良方。对于真心实意的批评建议,各级领导干部都该习惯“在骂声中听诤言、在舆情下推进工作、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”。

持续提升舆情治理水平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部分地方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现象,某个事件暂时平息后,又接二连三地发生类似引发关注的事件。与其爆发后“慌不择路”,不如“防患于未然”。比如,实事求是看待舆情,研判分析究竟是网民真诚的意见表达还是恶意造谣,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问题,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爆点等,采取针对性措施审慎应对,以免事态扩大。舆情发生,妥善地解决舆情所反映出的实际问题与解决舆情本身同样重要。此外,对于舆情中夹杂的攻击、造谣、煽动性言论等应及时查处,防止舆论撕裂,扰乱公共秩序。

有效惩治舆情施暴行为。网络执法一旦“松软”,不但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,而且会给社会治理造成负面影响。借热点舆情泄愤、谩骂、传播私密视频等做法,如果不加以遏止,影响的是整个社会,践踏的是法律的尊严。我国已有多部法律对此作出规制,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,比如调查取证难、舆论影响消除难,等等。有关部门在对信息源头进行查处的同时,还应制定分级措施,对参与传播违规信息者进行处罚,消除可能存在的“法不责众”的错误倾向。

同时,对社交平台的监管也有待完善,当涉及网暴、个人隐私等信息广泛传播时,平台有责任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监测、识别、阻断、处置等,尤其当事实真相得以澄清后,不能放任趁机收割流量的行为,而应及时删除相关不实信息。受害者也要敢于维权,找出关键传播者和舆论的主要引爆节点,拿起法律武器起诉施暴者。

唯有正确认识舆情、有效处置舆情、长效治理舆情,有效发挥正能量、消除负效应,才能更好把互联网这个最大“变量”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“增量”。

(来源:"网信浙江”)

(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imCHnNOAKbujYFogW10_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