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不文明占座行为被视频曝光;男子全程直播拍摄,请人为孕妇让座;插队引发互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……类似的网络视频曝光行为不时出现于互联网平台,有的在短时间内引爆舆论焦点,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评论。
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,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不断被规范,但是“山寨APP”、虚假排名推荐、强制或捆绑下载安装、弹窗多且难屏蔽、设置卸载障碍、强制自动续费……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种种乱象仍然存在,让不少消费者陷入恶意应用程序的陷阱。近日,中央网信办开展“清朗·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”专项行动(以下简称“清朗行动”),全面规范移动应用程序在搜索、下载、使用等环节的运营行为。在有关部门严查、严管的同时,消费者面对窃隐私、骗钱财的恶意应用程序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?
前几天,手机收到某商业平台的新闻APP推送。这条新闻的标题是:“杭州今起核酸检测不再混管,自费单人单管每人次16元”。作为一个时刻关注防疫政策调整的新闻人,笔者仅仅是扫了一眼,就发现这个标题明显违背事实,容易让人误以为免费的社会面混检已被取消,只剩自费单管。然而,事实显然不是这样。评论区果然有人光看了标题就率先“开炮”:“每次做都要16元,这谁做得起?”
中央网信办秘书局、中国证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《非法证券活动网上信息内容治理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方案》),要求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,2023年3月底前,现有网上涉股市“黑嘴”、非法荐股的信息、账号和网站平台得到基本处置。2023年6月底前,证券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要求得到落实,网上证券信息内容明显改善,非法证券活动多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。
如果被问到“过去这半个月,互联网上最‘红’的人是谁?”部分网友或许会回答“杨过(谐音阳过)”……防疫措施优化调整以来,与朋友圈集中“晒阳”几乎同时出现的,还有诸如此类的网络段子。统计数据显示,11月18日至12月17日,搜索引擎平台新收录“疫情段子”相关网页540余万个;网友关注度环比增长369.23%,25至34岁网友发声占比75%。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近日联合发布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,强调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法律、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,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,《规定》将于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。
发布时间 / 2022-12-21 12:09
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,与此同时,网络谣言、网络侵权、网络暴力等时有发生。2022年,全国两会“两高”工作报告均强调依法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治理工作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,对侵犯个人信息、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,从严惩治网络诽谤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、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;报告显示,2021年此类案件同比上升51.3%,共起诉3400余人。可见,网络暴力问题值得各界高度重视。
“原价959元,抢购价199元”“限量5000份1分钱商品,拼手速的时候到了”“1元手机链接马上上,大家赶紧准备抢”……
“吃瓜群众”是对看客、旁观者的网络称呼。当前,网络舆论的力量越来越不容忽视,“看热闹不怕事大”成为网络空间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心态。但一段时间以来,“吃瓜”跑偏,谣言滋生,给网络空间治理、社会治理带来新困扰。“吃瓜群众”为什么热衷于“吃瓜”?如何才能合理“吃瓜”、合法“围观”?一起来看。
近年来,网络舆情出现一种新现象,就是一地燃爆,各地燎原。某地一起热点事件发生后,会迅速跨地域、跨系统“落地”发酵,如“过江龙”般搅动风波,给各地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带来极大挑战。舆情风险也是一种政治风险。热点舆情的“过江龙”效应有哪些表现形式?为何频频发生?又该如何应对?值得我们研究思考。
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